建好产业学院的两个关键
调查问题加载中,建好键请稍候。产业
若长时间无响应,学院灰飞烟灭网请刷新本页面
【一线探索】
●校企合作模式 ●人才培养体系
建好产业学院的个关两个关键
作者:陈政华 胡竟男(分别系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、海南省数智财经商贸现代产业学院院长)
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于2021年成立了数智财经商贸现代产业学院(以下简称“产业学院”),建好键2024年获批为海南省产业学院。产业我们认为,学院在产业学院的个关建设探索中,要抓好两个关键点——校企合作模式与人才培养体系。建好键
在产业学院的产业灰飞烟灭网创办过程中,我们调研海南自贸港跨境金融、学院数字贸易、个关智能财务等产业发展需求,建好键更新课程内容、产业创新教学方式,学院开设了《跨境电商实务》等4门实践性强的课程,增强学生的适应性;同时,利用学校大数据分析实验室、区块链金融创新中心等多个功能设施,与企业携手解决了企业在财税智能化管理方面的难题,并将科研成果和实践案例融入教学内容,开发了《智能税务管理案例分析》等特色课程,加速科研成果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。
产业学院通过校企混编教师团队、共建实验室、师生实践基地等方式与多家科技龙头企业合作,搭建“AI+区块链+财税”的智能学习平台,通过虚拟仿真技术,模拟跨境电商和智能财务等行业的真实工作场景,提升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。
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办学全过程并非易事,我们的诀窍在于“共生”二字,即通过合作,双方受益。比如,海南某知名跨境电商企业,曾因传统电商平台运营模式低效,产品竞争力不足而发展放缓。我们的产业学院为其量身定制人才,并为企业员工开展系统课程培训。持续的优质人才供给,推动企业供应链管理优化升级,跨境结算效率大幅提高,业务量年增长超过30%。在这样的深层互动中,企业也愿意深度参与学院的专业建设、教材编写、课程开发等,搭建了数字贸易与供应链金融的实训平台,并进一步聚拢了更多企业参与合作,推动形成校企深度合作的良性生态。
无论与谁合作、怎样合作,最终都离不开科学适宜的人才培养体系。
产业学院搭建了课程设置、技术应用、师资建设、国际认证、服务本地企业的“五链融合”培养体系:课程链,聚焦海南自贸港的数字经济发展需求,开发一系列特色课程;技术链,校企搭建“AI+区块链+财税”的智能学习平台;师资链,实施企业导师与学术专家联合授课模式,确保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高度契合;认证链,设立国际认证考试中心,与国际注册会计师、数据分析师等国际认证机构合作,提供相关认证课程和考前培训;服务链,通过产学研深度合作,为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。
产业学院还将课程教学、行业需求、学生能力、就业发展等方面深度融合,形成“岗课赛证创”融合育人模式。学院根据当地产业发展需求,调整教学内容紧密对接行业岗位要求,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行业发展趋势、岗位需求和职业规划,赋能学生职业发展。
《光明日报》(2025年05月06日 13版)
[ 责编:董大正 ]本文地址:http://maanshan.sh-baobao.com/html/601a95498444.html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